“現在參加茶博會就是同行間的碰頭會,想通過茶博會發展點新的經銷商簡直太難了!”
以上是今天我在群里看到一位準備參加某茶博會的茶商吐槽,不得不說,話雖短但也道出了現在茶商們的艱辛。十年前的茶博會,一場大型會展下來,運氣好的能一口氣簽下10多位經銷商;現如今,十場茶博會都未必能簽下一家,僅這一個變化,就能斷定傳統模式現如今真的不好做啊。

如果單看茶博會這面的招商加盟情況,大家一定會以為現在做茶的人越來越少了,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根據企查查數據,工商登記正常狀態且非經營異常的涉茶企業有1,357,010家。2019、2020年新增涉茶經營主體數量都超過30萬,分別為303,424,316,565。近5年(2018年—2022年)新增主體數量超過1,271,673,超過國內總體數量一半。
那么問題來了,市場一下子多了這么多的茶商,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個人實體店鋪,他們為啥不來茶博會尋找合適的茶企進行加盟?
我認為主要在于模式,原有的模式已經很難吸引到現在的新茶商了。以前沒有互聯網,茶葉銷售通過實體層層拓撲,選擇成為某個茶企的加盟商,就等于擁有了市場中最優質的資源,同樣在一座城市里開茶樓,依托茶企總可以得到茶企全方位的支持,而單打獨斗根本無法同一個體系進行抗衡。有了互聯網就不一樣了,即便是一家只有幾平米的小茶鋪也能夠跟坐擁數千平的大茶樓擁有同樣的資源。廠商的優勢不在,那么茶博會對新人的吸引力自然就會大幅下降。

不過無論時代怎么變,唯有賣茶這件事不會變。既然舊有的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的市場,作為廠商就要思量如何打破眼下的困局。茶資源轉移到互聯網而變得唾手可得,實際上這是一個幻覺?;ヂ摼W本身是載體,而非免費使用的工具。一旦紅利期過了,互聯網的資源自然也會向有實力的人手中傾斜。這里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音樂。
當互聯網流行后,傳統的音像市場很快就不行了。因為人們可以免費從互聯網上下載自己想聽的歌曲,但現在呢?茶行業也是如此,現在很多資源免費是因為處于紅利期,一旦這紅利期過了,你看還免費不免費。所以作為茶商,想要發展很多的經銷商,當下應該考慮如何在紅利期消失前,抓住互聯網上的資源。到時候排隊加盟的經銷商只怕會擠爆招商的辦公室??!
文:天火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