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屬黑茶類,是廣西傳統歷史名茶,原產于廣西蒼梧縣六堡鎮,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六堡茶因其具有“紅、濃、陳、醇”的品質特征和獨特的檳榔香味而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據統計,梧州市已有SC認證茶企85家,其中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2家、自治區級農業龍頭企業7家、規模以上企業9家。2021年梧州市六堡茶產量2.5萬噸,綜合產值110億元。截至2022年8月,梧州市茶園面積1.3萬公頃,六堡茶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37.64億元,獲評為“2021年中國茶葉最具發展力品牌”和“2022年中國茶葉最具傳播力品牌”。但是,與普洱茶、安化黑茶產業相比,六堡茶產業在茶園面積、品牌價值、市場占有率方面仍有所不及。做大做強六堡茶產業,關鍵在于提高品質,茶葉品質形成與氣象條件密切相關,因此開展茶葉氣候品質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氣候變化對茶葉的生長,品質的形成具有重大影響,國內外很多專家在茶葉與氣候的關系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礎性研究。WACHIRA等做了基因與氣候環境互作對茶葉生長及產量、品質性狀、農藝性狀的研究;OWUOR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總結了農業氣候條件等相關因素對茶葉產量和品質的影響;王彩等應用加權指數求和法構建茶葉氣候品質等級評價模型,由最小二乘法迭代運算得到茶葉氣候品質評價標準;鄧梅等采用新化縣國家氣象站和部分區域、自動站的氣象數據,通過分析影響茶葉品質的主要生化指標與氣象因子間的相關性,建立茶葉的氣候品質綜合評價體系;武強等基于氣候適宜度理論以及氣候品質評價模型,定量分析巴南銀針茶葉產區茶葉生長的氣候適宜性以及氣候品質等級。但是國內外對于品質優良的六堡茶鮮葉氣候品質研究還少有報道。
研究構建了六堡茶春茶氣候品質評價模型,并以2022年為例,探索評定了2022年梧州六堡茶鮮葉氣候品質等級,文章為深入開展茶園氣候條件與六堡茶品質的關系以及保障六堡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

01
材料與方法
1、研究材料
研究六堡茶春茶品種均為六堡茶群體種。2022年3~4月分別在梧州市四個主要茶園(長洲區摩天茶園、岑溪市水汶鎮石廟風景茶園、藤縣金雞鎮玖嶺沖茶園、蒼梧縣六堡鎮哈口茶園)采摘六堡茶鮮葉樣品,取樣標準為一芽二葉,每次鮮葉不少于500 g。樣品蒸汽固樣并烘干后,委托國家茶葉質量檢驗檢測中心進行茶葉品質生化指標的檢測,指標主要包括茶多酚、水浸出物、游離氨基酸、咖啡堿、可溶性糖等。

氣象資料為梧州市5個國家氣象站和50個區域自動氣象站2011~2022年的氣象數據,資料站點完整度較好,少數區域自動氣象站缺失的數據采取相鄰站點數據代替。
2、主要方法
(1)專家打分法
專家打分法(Experts Grading Method)是一種定量描述定性的方法,主要依據專家經驗和決策者的意向,得出的結論是一種大致的程度值,可作為進一步分析參考的基礎。通過匿名的方式征詢有關專家的意見,對專家意見進行統計、處理、分析和歸納,客觀地綜合多數專家經驗與主觀判斷,對大量難以采用技術方法進行定量分析的因素做出合理估算,經過多輪意見征詢、反饋和調整后最終確定梧州六堡茶春茶鮮葉氣候品質的評分方案。
(2)加權綜合評價法
加權綜合評價法綜合考慮各個具體指標對綜合評價因子的影響程度,通過指標權重評定指標數據標準化處理,綜合評價值的計算與評價,將多項指標綜合成一個能從總體上衡量產品系統相對優劣的單一評價值。加權綜合評價的計算為:


02
結果與分析
1、梧州市六堡茶氣候適宜性指標(X1)
通過查閱文獻和相關調查分析,根據茶樹生長的氣候環境要求,結合《梧州市特色農產品氣候品質評定及精細化氣候區劃研究》,氣候適宜性指標使用2011~2021年5個國家氣象站和50個區域自動氣象站的氣象數據,分別采用日平均氣溫10~22 ℃有效積溫Σt(10


通過專家打分法,賦予Ⅰ級為100分,Ⅱ級為90分,Ⅲ級為80分。得到梧州市六堡茶氣候適宜性指標分數圖,如圖1所示,梧州市六堡茶氣候適宜性主要以Ⅰ級和Ⅱ級為主。蒼梧縣六堡鎮哈口茶園和長洲區摩天茶園位于六堡茶氣候Ⅰ級,評分為100分;藤縣金雞鎮玖嶺沖茶園位于Ⅱ級,評分為90分;岑溪市水汶鎮石廟風景茶園位于Ⅲ級,評分為80分。

2、2022年六堡茶鮮葉生育期氣象指標(X2)
2022年六堡茶鮮葉生育期氣象指標(X2)使用2021~2022年的四個六堡茶茶園相對應附近區域自動站的氣象數據。包括生育期適宜條件指標(α)和主要氣象災害指標(β)兩部分。

由于六堡茶鮮葉的取材主要是越冬芽春季萌發后采摘,采摘前1~3月的天氣氣候條件、氣象要素直接影響茶葉品質和產量,通過實地調研咨詢當地茶農,結合六堡茶專家學者的研究,六堡茶生育期適宜條件指標(α)采用采摘前1~3月干燥度α1,采摘前20天日平均氣溫為15~23 ℃的日數α2,采摘前10天溫度日較差α3,采摘前10天>0.1 mm的雨日數α4。分別賦予0.25、0.25、0.25、0.25的權重(表2),得到生育期適宜條件指標(α):


賦予Ⅰ級為100分,Ⅱ級為90分,Ⅲ級為80分。根據根據公式(5)可知,藤縣金雞鎮玖嶺沖茶園2022年生育期適宜條件指標評分為97.5分,蒼梧縣六堡鎮哈口茶園為95分,岑溪市水汶鎮石廟風景茶園為87.5分,長洲區摩天茶園為85分。
主要氣象災害指標(β)采用春季干旱β1(2022年3月1日~4月30日),陰雨洪澇β2(2021年8月20日~10月10日),夏季高溫伏旱β3(2021年7月1日~8月31日)。分別賦予0.50、0.35、0.15的權重(表3),得到主要氣象災害指標(β)。


梧州市的氣象條件良好,2022年春季干旱和2021年秋季陰雨洪澇均沒有發生,大部地區只出現重度的2021年夏季高溫伏旱。賦予無災害扣0分,輕度災害扣10分,重度災害扣20分。除了蒼梧縣六堡鎮哈口茶園主要氣象災害指標評分扣0分,其余三個茶園均扣2分。
2022年六堡茶鮮葉生育期氣象指標評分:藤縣金雞鎮玖嶺沖茶園為95.5分,蒼梧縣六堡鎮哈口茶園為95分,岑溪市水汶鎮石廟風景茶園為87.5分,長洲區摩天茶園為85分。
3、六堡茶園生產管理指標(X3)
六堡茶園生產管理指標(X3)主要包括茶園標準化(γ)和2022年鮮葉理化指標含量(δ)兩部分,分別賦予0.4和0.6的權重:

茶園標準化(γ)認定有機六堡茶綜合標準化示范區、自治區現代農業核心示范區,或者獲得有機評定的茶園,生產管理嚴格按照《有機茶生產技術規程》的獲評100分,如果茶園處于有機評定轉換期,獲評90分;茶園無任何認定或者是常規茶園,但是茶園管理良好,獲評80分。經過實地調研可知,除了岑溪市水汶鎮石廟風景茶園處于有機評定轉換期外,其余三個茶園均為有機評定的茶園。
2022年鮮葉理化指標含量(δ)包括茶多酚、水浸出物、游離氨基酸總量、咖啡堿、茶多糖等,其中茶多酚和水浸出物的含量占茶葉鮮重的70%以上,結合六堡茶專家學者的分析,分別賦予0.30、0.30、0.15、0.15、0.10的權重(表4)。得到六堡茶鮮葉茶樣理化指標(δ):


四個茶園樣本的檢測報告顯示:蒼梧縣六堡鎮哈口茶園的茶多酚含量(21.7%)和水浸出物含量(50.3%)最高,長洲區摩天茶園的游離氨基酸總量(2.7%)和咖啡堿含量(4.8%)最高,藤縣金雞鎮玖嶺沖茶園的可溶性茶多糖含量(1.4%)最高。
賦予鮮葉理化指標一級100分,二級90分,三級80分。根據公式(7)評分,蒼梧縣六堡鎮哈口茶園生產管理指標(X3)為96.7分,藤縣金雞鎮玖嶺沖茶園為94.9分,長洲區摩天茶園為92.5分,岑溪市水汶鎮石廟風景茶園為90.9分。
4、六堡茶氣候品質評價
六堡茶氣候品質評價指數主要由三大部分指標組成,第一部分為產地氣候適宜性評價指標(X1),第二部分為當年茶葉生育期氣象指標(X2),第三部分為經營主體生產管理(X3)。根據六堡茶氣候品質模型

分別賦予三大部分指標0.30、0.50、0.20的權重,得到四個茶園的六堡茶氣候品質評價指數評分(S): 蒼梧縣六堡鎮哈口茶園為96.84分,藤縣金雞鎮玖嶺沖茶園為93.73分,長洲區摩天茶園為90.0分,岑溪市水汶鎮石廟風景茶園為84.93分。
根據六堡茶氣候品質評價等級劃分(表5)可知,2022年蒼梧縣六堡鎮哈口茶園氣候品質等級為“特優”,藤縣金雞鎮玖嶺沖茶園和長洲區摩天茶園為“優”,岑溪市水汶鎮石廟風景茶園為“良”。

03
結論
研究采用梧州市5個國家氣象站和50個區域自動氣象站2011~2022年的氣象數據,四個六堡茶茶園2022年春茶的品質成分含量數據,構建了氣候品質評價模型,通過專家打分法,研究2022年梧州六堡茶春茶鮮葉氣候品質。依據氣候品質評價指數模型,蒼梧縣六堡鎮哈口茶園2022年春茶鮮葉氣候品質最高,評分為96.84分;梧州市中部的藤縣金雞鎮玖嶺沖茶園、長洲區摩天茶園次之,分別為93.73分和90分,位于梧州市南部的岑溪市水汶鎮石廟風景茶園則為84.93分。根據六堡茶氣候品質等級劃分,2022年蒼梧縣六堡鎮哈口茶園氣候品質等級為“特優”,藤縣金雞鎮玖嶺沖茶園和長洲區摩天茶園為“優”,岑溪市水汶鎮石廟風景茶園為“良”。
研究中對六堡茶品質成分只有1年的檢測數據,未來還需要繼續積累相關資料,開展氣候條件與品質成分形成的影響機理更深入的研究,進一步提升茶葉氣候品質評價精準度。

作者簡介:
12
葉瑜
廣西梧州市人,碩士,梧州市氣象局應用氣象工程師,主要從事農業氣象業務服務和相關科研工作,研究水稻、六堡茶、砂糖橘、菜瓜等農作物。主持或參加了9項科研項目,主要負責農作物區劃研究和應用服務工作;發表學術論文9篇。
來源:中國茶葉加工
如有侵權 請聯系刪除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