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葉子,成就了一個產業,富裕了一方百姓。
西鄉縣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為路徑,充分發掘茶產業綜合價值,強化創新引領,聚集資源要素,突出集群成鏈,大力推進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全縣茶園總面積達36萬畝,茶葉年產值60億元。近日,該縣“茶產業集群”成功入圍全省第一批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以文化為旗
塑造茶品牌獨特價值依托茶區地域佳、海拔高、氣候好、水質優、空氣純等生態優勢,西鄉的茶葉具有香高、味濃、形美、耐沖泡的優異品質,但由于沒有形成品牌和規模,在市場上缺乏影響力?!熬葡阋才孪镒由盥?”陜西鵬翔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段成鵬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西鄉就在全省率先做品牌推廣,1986年推出的“午子仙毫”公用品牌獲得全國名茶稱號。此后,“鵬翔”“東”“南山村”“峽口”等一批茶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近年來,該縣在“漢中仙毫”公用品牌引領下,突出自身獨特優勢,不斷完善“區域公用品牌+企業自主品牌”體系,推動區域公共品牌與企業自主品牌相互融合與促進。如今,該縣規模以上茶葉企業(茶場、廠)注冊商標達38個,為西鄉茶葉拓展外埠市場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通過政企聯動,積極組團參加西安茶博會、濟南國際茶博會等市場拓展活動,推動西鄉茶葉走向全國、走出國門。目前,西鄉已擁有4家實現茶葉自營出口的龍頭企業。
以科技賦能
助力茶產業提檔升級“手工制茶產量低、精品少?!倍纬声i介紹,這些年,他一直致力于通過標準化、清潔化、智能化生產技術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今年,他又新購置了一臺智能化生產設備,不僅可以自動剔除茶葉中的雜質,還能根據葉片的寬窄和薄厚自動完成茶葉分級?!敖陙?,全縣累計引進茶園采收機械380臺(套),初制設備4600臺(套),精制設備230臺(套),年生產能力達2萬噸以上,加工產能不斷提高?!倍纬声i說。茶產業的發展需厚植于科技的沃土中。2005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西鄉縣建立了首個集產學研為一體的茶葉試驗站,新技術替代了陜南茶區陳舊落后的茶葉栽培、病害防治及加工工藝,使陜南茶葉很快在全國茶產業體系中占有了一席之地。除茶葉試驗站,該縣還聘請專家充分利用夏秋茶資源,相繼研發推廣了紅茶、黑茶、白茶等品種,打出了一套“組合拳”,實現了綠茶、紅茶、黑茶、白茶、黃茶等產品一年四季組合式連續化生產,推動茶產業從“春茶一季”轉變為“四時有收”。目前,全縣擁有茶企業381家,從事茶產業的各類專業合作社64家,家庭農場40戶,年產茶葉2.1萬余噸,年銷售額達60億元,帶動27萬名茶農穩定增收。夏茶全面生產銷售后,茶農的收入還能增加10%以上。
以產業為基
“鏈”起融合發展新格局茶葉是全市的主導產業、單品冠軍。作為核心產區,西鄉縣近年來致力于延伸茶產業鏈,提升茶產業附加值,以“鏈”興茶。作為“鏈主”企業的陜西東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除生產傳統茶葉外,自2012年開始研發生產茶葉提取物茶多酚,進一步提高茶葉綜合利用率,年產量已達100余噸?!安枞~變成茶多酚,相當于將茶葉中的抗氧化成分濃縮出來,我們依托茶多酚研發了針對抗衰人群、腦萎縮人群、睡眠困難人群的功能食品。同時開發了茶酒、茶美食、茶微粉、速溶茶品等,茶品牌知名度不斷提升?!标兾鳀|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蘇一然說。東裕公司并非個例,近年來,該縣積極整合縣域資源,從茶葉育苗種植加工到產品包裝設計銷售服務各環節,形成產業鏈資源協同發展,走出一條產業得發展、茶農得實惠、企業出效益的茶產業發展之路。截至目前,西鄉縣擁有省級標準化示范茶園28個、省級茶葉專業示范鎮4個、省級茶葉“一村一品”示范村30個;建成清潔化生產線63條,實現產茶大鎮全覆蓋;建成縣級茶葉技術推廣中心1個、茶葉中等專業學校1所、茶葉研究所3所,培養國家評茶師、茶藝師2000多名。

同時,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茶葉資源,該縣還投入巨資完善了旅游設施,形成了集“采茶、制茶、品茶、購茶、茶藝、茶食”為一體,獨具特色的茶園生態觀光游品牌。以茶產業為基,一個特色產業鏈條完整、功能拓展類型豐富、利益聯結緊密的三產融合發展新格局正在該縣逐步形成。
(來源:漢中農業農村)
如有侵權 請聯系刪除
暫無評論